主题:阴疽

陈意教授治疗阴疽医案

陈意教授,为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,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,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,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,擅长肠胃病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内科杂病的治疗,用药如神,疗效显著。笔者在浙江省中医院进修时有幸师从陈意教授,亲聆教诲,获益匪浅。特采摘陈师辨治阴疽案例些许,与同行共勉。
阴疽案
翟某,男性,50 岁,2009 年9 月10 日初诊。左下肢踝关节处溃疡半年,无红肿,微疼,无畏寒,发热,无口干,原有糖尿病病史,长期服用降糖药,现空腹血糖正常,曾在外院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,下肢溃疡未见好转。查体: 左踝关节溃疡,创面1cm ×1cm × 0. 5cm 大小,色暗沉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诊断为阴疽。药用生黄芪30g,当归12g,川芎12g,地龙12g,赤芍12g,桃仁12g,红花10g,制麻黄10g,肉桂6g,熟地黄12g,鹿角霜12g,白芥子12g,党参12g,炒白术12g,白芷12g。1 周后复诊: 创口收敛,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效不更方,予上方加干姜6g,陈皮12g。三诊: 足部溃疡愈合,继予上方,加重黄芪用量至45g。其后病瘥。
按: 漫肿无头,肤色不变,不热不疼者为疽,属阴证,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所致。该患者左下肢溃疡无红肿,无疼痛,发热,且肤色暗沉,在外院中药治疗时多用清热解毒药,未见溃疡收敛。故诊断为阴疽。所谓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故其所虚之处,既受邪之处溃疡,因于血分者,仍必从血而求之。方用阳和汤及补阳还五汤加减,阳和汤补血与温阳药合用,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,宜化寒凝而通经络,补养精而扶阳气,用于阴疽,犹如离照当空,阴霾自散,化阴凝而布阳气,使皮里膜外凝之阴邪,皆得尽去。补阳还五汤,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,气旺则血行,活血而不伤正,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。加白芷祛风解表、散寒止痛、除湿通窍、消肿排脓。药理研究表明白芷除具有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等作用,亦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诸药合用,效果卓著。

日期:2010年9月13日 - 来自[名家医案]栏目

阴疽良方阳和汤

  阴疽之表现患处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如贴骨疽、脱疽、流注、痰核、鹤膝风等。其形成多由于素体阳虚,营血不足,寒凝痰滞,痹阻于肌肉、筋骨、血脉,常伴有全身虚寒证。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,尤其是疖肿形成之后,大剂量应用清热解毒之品或长期应用抗生素,可使疖肿转化为阴疽。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,专为阴疽而设。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之品滥用的今天,更显其功效卓著。
  患者,李某,男,70岁。于2006年7月就诊。
  自述20天前右侧面颊出现黄豆大小硬结,压之疼痛,并有红肿。在社区医院按“疖肿”给予青霉素980万单位,甲硝唑250毫升静脉点滴,7天后疖肿红肿消失,但硬结扩大如花生米,压之仍有疼痛。于是将青霉素换为头孢哌酮,继续输至第18天,硬结仍如花生米大,颜色暗淡,并出现纳呆,便溏等,患者不能耐受。刻诊:疖肿如花生米大,边界清楚,压之疼痛,颜色暗淡,脘腹胀满,纳呆便溏。舌质淡,苔白滑,脉沉迟。辨证为阳虚血弱,寒凝痰滞。治以温阳补血,散寒通滞。处方:熟地30克,麻黄15克,鹿角胶12克(烊化),白芥子30克,肉桂12克,生甘草12克,炮姜15克,砂仁15克,黑附子30克(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),7剂。每剂以水1600毫升,煎至600毫升,分3次服。7剂服完,疖肿缩小如黄豆大,纳呆腹胀好转,不再便溏。效不更方,续服7剂,疖肿消失。为巩固疗效服至18剂。告愈。
  按:《成方便读》言阳和汤:“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,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矣。然痰凝血滞之症,若正气充足者,自可运行无阻,所谓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故其所虚之处,即受邪之处。病因于血分者,仍必从血而求之,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,恐草木无情,力难充足,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。但既虚且寒,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,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,能入血分者,引熟地、鹿角直入其地,以成其功。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,桂枝入营,麻黄达卫,共成解散之勋,以宣熟地、鹿角胶之滞;甘草不特协和诸药,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,百毒遇上则化耳。”王洪绪自言:“阴疽治法,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,乃气血两虚也;患之不痛而平塌者,毒痰凝结也。治之之法,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,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。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。腠理一开,寒凝一解,气血乃行,毒亦随之消矣。”本案患者,年已七旬,阳气虚弱,气血不足,加之大剂量抗生素长期应用,初则有效,久则更伤阳气,以致气血虚处,痰凝为患,病情迁延不愈。加黑附子旨在加强温阳化气之作用,加砂仁意在理胃祛湿,暖肾纳气。
日期:2010年5月20日 - 来自[临床验案]栏目

阳和汤治疗阴疽验案

阴疽之表现患处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如贴骨疽、脱疽、流注、痰核、鹤膝风等。其形成多由于素体阳虚,营血不足,寒凝痰滞,痹阻于肌肉、筋骨、血脉,常伴有全身虚寒证。临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,尤其是疖肿形成之后,大剂量应用清热解毒之品或长期应用抗生素,可使疖肿转化为阴疽。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,专为阴疽而设。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之品滥用的今天,更显其功效卓著。
患者,李某,男,70岁。于2006年7月就诊。
自述20天前右侧面颊出现黄豆大小硬结,压之疼痛,并有红肿。在社区医院按“疖肿”给予青霉素980万单位,甲硝唑250毫升静脉点滴,7天后疖肿红肿消失,但硬结扩大如花生米,压之仍有疼痛。于是将青霉素换为头孢哌酮,继续输至第18天,硬结仍如花生米大,颜色暗淡,并出现纳呆,便溏等,患者不能耐受。刻诊:疖肿如花生米大,边界清楚,压之疼痛,颜色暗淡,脘腹胀满,纳呆便溏。舌质淡,苔白滑,脉沉迟。辨证为阳虚血弱,寒凝痰滞。治以温阳补血,散寒通滞。处方:熟地30克,麻黄15克,鹿角胶12克(烊化),白芥子30克,肉桂12克,生甘草12克,炮姜15克,砂仁15克,黑附子30克(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),7剂。每剂以水1600毫升,煎至600毫升,分3次服。7剂服完,疖肿缩小如黄豆大,纳呆腹胀好转,不再便溏。效不更方,续服7剂,疖肿消失。为巩固疗效服至18剂。告愈。
按:《成方便读》言阳和汤:“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,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矣。然痰凝血滞之症,若正气充足者,自可运行无阻,所谓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故其所虚之处,即受邪之处。病因于血分者,仍必从血而求之,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,恐草木无情,力难充足,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。但既虚且寒,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,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,能入血分者,引熟地、鹿角直入其地,以成其功。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,桂枝入营,麻黄达卫,共成解散之勋,以宣熟地、鹿角胶之滞;甘草不特协和诸药,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,百毒遇上则化耳。”王洪绪自言:“阴疽治法,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,乃气血两虚也;患之不痛而平塌者,毒痰凝结也。治之之法,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,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。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。腠理一开,寒凝一解,气血乃行,毒亦随之消矣。”本案患者,年已七旬,阳气虚弱,气血不足,加之大剂量抗生素长期应用,初则有效,久则更伤阳气,以致气血虚处,痰凝为患,病情迁延不愈。加黑附子旨在加强温阳化气之作用,加砂仁意在理胃祛湿,暖肾纳气。
日期:2010年5月13日 - 来自[临床验案]栏目

二十七、阴疽发背

  商人某,不知姓名,亦西人,在质库为经纪。秋后疽发于背,延医治之未效也。一日其弟专车到门叩头迎余。问何病,则曰:背疽。余以医疡甚污秽,辞以不能外科,宜请专门名家治之。其弟曰,已请疡医数辈,俱曰阴症不能治,念兄弟零丁,千里投商于京,兼获利无多,倘有不测,骸骨亦难归里,请君一视以决之,必不可为,亦不怨也。余以情词哀切,至,则肺俞处,溃烂口如茶碗大,不红、不肿、不痛,肉色带青,流出粘黄水,非脓、非血。而病人昏昏欲睡,精神全无。余曰,疡医谓是阴症,良不谬。然转阴为阳,尚有方术,何竟无知之者。其弟急请之,余曰,此病余实不能动手,况此时外冶亦无益,须建中提气,觉肿痛则有望矣。乃开补中益气汤,重用参芪,并加桂附干姜命服之。越二日,其弟又来曰,家兄疽已红肿,精神顿生,饮食小进,请施外治。余辞曰,外治则吾不能,宜仍请前外科家治之,彼能动手,必无虑矣。乃延前疡医敷药去腐,凡二日一洗涤,半月后疮合而俞。
日期:2008年5月8日 - 来自[醉花窗医案]栏目

肉疽

肉疽   病名。阴疽之泛称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虚邪之中人也,洒淅动形,起毫毛而发腠理。其入深……有所结,中于肉,宗气归之,邪留而不去,有热则化而为脓,无热则为肉疽。”
日期:2006年1月12日 - 来自[字母R]栏目
Source:http://www.39kf.com/my/tag_1_30141a-27084/

Comments